當下,數字技術發展成果處處可見、人人可及,同時數字化發展不平衡現象仍然存在。為老年人開設特色課程、面向西部地區打造數字素養提升教育平臺、在農村地區開展技能培訓……近年來,多地出臺措施,提升群眾數字素養與技能,促進全民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。
多措并舉,助力重點群體融入數字生活。在智能家電、智能手機日益普及的當下,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對數字生活充滿向往,卻往往因缺乏相關技能而望而卻步。面對這一現狀,社會各界紛紛行動起來,為老年人搭建起通往數字世界的橋梁。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開展“銀發數字素養培養”等公益項目,計劃助力100個社區開展老年人數字素養提升工作;全國婦聯實施“巾幗志愿陽光行動”,幫助老年婦女學習使用智能手機、智能家電等數字產品……與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相配合,智慧終端的軟硬件適老化、無障礙改造也在加速推進。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動2000余個老年人常用網站和APP完成適老化改造;交通運輸部推動擴大網約車“一鍵叫車”覆蓋面,優化適老化無障礙交通出行服務……政策的快速響應、有的放矢,讓老年人在數字世界中找到了歸屬感,真正享受到智能生活的樂趣。
因地制宜,打造數字素養提升平臺。數字素養的提升,離不開教育的普及與深化。從華東師范大學的“新生數字素養第一課”推廣至貴州商學院等貴州省10所大學,3.8萬余名新生完成該課程學習,到“慕課西部行計劃”向西部高校提供20.7萬門慕課及在線課程服務,西部受益學生達5.9億人次,數字教育正以多種形式、多種渠道,深入到每一個角落。不止于此,西部地區省份還因地制宜,利用當地資源,創新打造各類數字素養提升教育平臺。如,重慶禮嘉智慧公園的互動體驗、寧夏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動云服務平臺的數字課程、新疆科技館的科技項目體驗……這些平臺的建立,不僅縮小了城鄉、區域之間的數字教育差距,更為全民數字素養的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。
與“數”俱進,變數字技能為農民致富能力。據統計,截至2023年底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66.5%。隨著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的不斷提升,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嘗試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,直播帶貨成為新風尚。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,村民卓瑪通過參加“香橙媽媽”鄉村女性經濟賦能項目的培訓,學會了如何分析粉絲需求、突出產品賣點,讓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和手工藝品在網上賣得風生水起。數字技能不僅為卓瑪打開了致富的新大門,更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這樣的故事,在全國各地不斷上演。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擁抱數字技術,利用電商平臺拓展銷售渠道,提高農產品附加值;利用智能設備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生產成本;利用網絡技術獲取信息,拓寬視野……數字技能已成為農民致富的新法寶,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。
數字社會,人人參與;數字成果,人人共享。當我們欣喜地看到農民在網絡直播間里自信地展示產品,老年人熟練地操作智能手機,孩子們在數字教育平臺上快樂學習,我們深知,這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,更是社會文明的進步。數字鴻溝正在被一點點填平,數字文明的光芒正照亮每一個人的生活。未來,隨著數字資源供給的日益豐富,數字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,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持續提升,我們有理由相信,一個更加包容、更加美好的數字中國,正向我們走來。
作者:戴治國
來源:四川新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