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近觀中國 | 文明互鑒)因為不同才可能“互見”才值得“互鑒”
中新社北京10月6日電 題:因為不同才可能“互見”才值得“互鑒”
中新社記者 曾玥 黃鈺欽
魏明德(Beno?t Vermander)擁有多重身份:漢學家、畫家、詩人、哲學教授。但在中國,這位法國人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——“笨篤”。這是他特意為自己取的中文筆名。一來其音近法語本名,二來意在表達“笨拙固執,但會自我糾正”。
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,魏明德認為漢學家作為融通中西文明的關鍵角色,也需要篤定地下一些笨功夫。“笨拙固執”的特征同樣適用于跨文化交流,“失敗永遠不會妨礙我們克服偏見、繼續交流”。
自1987年首次來華,魏明德將“發現中國”作為新的學術方向,投身東西方文明對話研究。從感慨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中國明代科學家徐光啟的歷史相遇,到現實中親身前往四川開展長達十余年的田野調查,魏明德見證了中國的飛速發展,也時刻感受著中華文化對自身的影響。
“我在中國的經歷對藝術創作起了決定性作用,我所有藝術原則都源于對中國書畫的學習和實踐。”在華期間,這位法國漢學家醉心于中國的書法和繪畫,并順著字與畫的紋理,生長出更為開放多元的文化觀念。
在藝術創作中,魏明德追求刻畫事物內在的表達;在藝術創作外,魏明德放懷探尋事物之間的共鳴。在他看來,透過畫作可以看見形狀與光線,以及超越形狀和自然光線構成的世界。“我越懂塞尚,就越懂李可染;越懂黃賓虹,就越懂馬蒂斯。通過兩種藝術風格的相互深化,我對美的感知就會越來越寬廣。”魏明德說,“文明互鑒也是如此”。
以畫為喻,魏明德表示,個體的特殊性引導人們在差異中找尋共性,共性又將指引人們探索更廣泛的普遍性。“我們越了解他人,就越了解自己。通過‘他者’的眼睛,我們能更好了解自己的優點和局限,不斷成長進步。”他認為,文明互鑒也是從欣賞“他者”開始的。正因為不同,才有“互見”的可能和“互鑒”的價值。
近年來,國際輿論場上“文明優越論”“文明沖突論”不時沉渣泛起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議,面向世界發出深入推動文明交流互鑒、促進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真摯呼吁,強調要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、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、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、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。
“尊重文明多樣性是一種基本價值觀。千篇一律的世界將是一個無比悲哀的世界。”魏明德直言,承認文明多樣性并不意味著固步自封或一成不變,真正的多樣性應是相互交流、相互轉化。
正如習近平所言,世界各國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。面對撲面而來的各種全球性挑戰,各國理應超越歷史、文化以及地緣和制度的差異。談及應對全球性挑戰,魏明德指出,基于東西方的智慧,人們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。智慧是實用知識和行為的寶庫,使我們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及危機,從而確保團體的生存和福祉。
但不可否認,以“他者”視角看待文明互鑒也會遇到挑戰,誤讀與誤解的現象時有發生。對此,魏明德認為,跨文化交流出現誤解是不同文明“相遇”的自然結果。應認識到,不同文化對于“他者”的理解很難趨于完整、完美,而是一個發展的過程。“我們應避免用現成的公式或口號來束縛他人,也應避免用現成的公式來概括自己。”
于魏明德而言,“他者”的視角同樣照見漢學家的社會作用。“文化和社會是不斷發展的、微妙的現實綜合體。”他認為,漢學家提供了一種歷史相對性,其任務是揭示構成中華文明的多重“地質層”,避免籠統概括造成嚴重缺陷,進而更好促進東西方不同智慧傳統之間的對話。
作為詩人,詩歌也是魏明德眼中喚醒美感、建立對話的方式。在中國詩歌中,他尤為喜歡唐代詩人杜甫的《春夜喜雨》,“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”,他借以表達中國畫里生宣、水墨與五彩的“相遇”,從中亦可見文化交融在悄然無聲中潛滋暗長。